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天气预报:
慈城镇人大为改善老百姓就医问题献计献策

发布日期:2015-03-27 15:26 来源:慈城镇人大 访问次数:

  近几年,慈城镇人大在调研中发现,慈城在市保黎医院(市级综合性医院)撤并之后,又逢国家药品制度改革,慈城镇医院药品从原来的1000余种,降至不足现在的400种,并取消了原有的住院部,致使镇医院功能急剧弱化,又使这种困局雪上加霜。尽管市妇幼医院(北部院区)“小综合”功能目前正在筹建和试运行,即使“小综合”功能完全到位,慈城地区的总体医疗体制劣势和水平的整体性下降已经不可逆转。特别是,“一撤一改”以后,当前的现状,根本无法满足慈城近十万父老乡亲的医疗需求。“有医无药”或“缺医少药”等问题,已经或可能会在一个时期内,成为影响慈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
  为此,建议政府部门解决慈城地区医疗卫生体制面临的问题,要有系统性观念和长期的打算,其改革发展定位应坚持或不偏离小城市、卫星城和创建全国重点镇的发展方向。
  一是应按照小城市、卫星城(中心镇)和创建全国重点镇的要求,定位辖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方向。当务之急,就是尽快落实我区“十二五”规划已经确定的选址新建慈城镇医院的问题。
  二是要充分利用、挖掘和保护妇幼医院(北部)“小综合”功能。其一,要建立市、区、镇和慈开公司等在内的动态协调机制,帮助新建医院解决运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保证其正常运行和服务功能的最大化;其二,重点关注和尽快解决通往慈城新城的公共交通问题,为患者就医、增加医院人气提供支持和方便。其三,高度关注妇幼医院(北部)的外围环境,尽可能完善周边配套设施。加强对周边影响医院用水、电、气环境的把控,保证不断供;派出警力,强化周边治安环境的监管,确保医院正常运行安全环境;其四,各方协作,促进“许可证”申领早日达成,确保相关设备依法有效运行,防止重大医患矛盾。
  三是强弱“联合”共享资源,努力提高现有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首先,妇幼医院与慈城医院建立“联合体”。按照“分级诊疗”、“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等要求,加强协作和配合,形成业务上、技术上比较紧密的、制度化的“联合体”,确保患者在不同医院间享受分级诊疗、有效转诊,资源共享,流程简单的服务。其次,建立市九院与慈城医院的“共同体” 。

 

打印本稿】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