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监督公开
天气预报: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题询问承办单位落实措施回执单

发布日期:2019-01-11 11:17 访问次数:

审议意见

工作推进计划

承办单位

责任人

一、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考核。按照省、市相关决策部署,结合区情,合理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工作实施方案。科学制定考核指标,强化考核结果的应用,发挥考核导向作用。

  目前我区已出台《2018年度江北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计划2018年年底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达到100%,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行政村覆盖面达到50%以上。强化源头减量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全区城乡生活垃圾总量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0%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我区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引入垃圾分类第三方考评队伍,根据已制定的《2018 江北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考核办法》,充分发挥第三方力量,通过日检查、周报告、月覆盖的检查机制,加强对居住小区的日常检查,以及混收混运情况抽查,发放整改通知单,要求各属地街道进行整改回复,全面提升源头垃圾分类质量与成效;加强党政机关垃圾强制分类考核。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管局)

刘 剑

二、继续开展多形式垃圾分类宣传,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开展各级各类学校垃圾分类“小手牵大手”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互动的良好局面。

  (一)继续开展多形式垃圾分类宣传,加强宣传力度。各社区制作横幅、宣传海报、道旗、地插等宣传用品,做到垃圾分类宣传位置醒目,内容丰富,标识规范准确。设置生活垃圾投放容器分布点位图及桶边提示牌。开展大众化互动式宣传。大力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进学校等“十进”活动,各街道通过垃圾分类文艺汇演、党员课堂、“居民说事”、“垃圾去哪了”环保考察等多种形式,开展多角度、多层次、多载体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二)实施分众化可视化培训。加大区级讲师团队伍建设,完善层级培训制度,通过分层次受众培训,讲师团成员深入社区一线对小区物业人员、环卫保洁员、分类督导员、社区居民及进行培训,提高全民参与意识。

  (三)开展手牵大手”·宣传教育活动

  1、发挥主渠道作用,上好一堂课。各中小学把垃圾分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建设,每学期通过讲课或讲座形式,宣讲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培养青少年成为家里的垃圾分类“小小培训员”,带动一个家庭参与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入户率,从而影响整个社会。

  2、布置主题墙,引领校园垃圾分类。根据校园整体布局,结合艺术活动,与家长一起用五彩颜色在校园内布置垃圾分类主题墙,张贴宣传标语,通过宣传栏、黑板报、LED屏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3、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垃圾去哪儿了”、“垃圾应该怎样分类”等主题班队会,动员师生主动参与到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

  4、开展垃圾分类游园会。各幼儿园紧紧把握儿童的身心特点,倡导寓教于乐,通过多种游戏突破传统宣传垃圾分类知识问答模式,旨在以家庭成员为单位全程参加垃圾分类小游戏,普及垃圾分类小知识,并从中学习与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

  5、发放倡议书。各中小学通过班级QQ群、微信等途径宣传《垃圾分类倡议书》,向学生及家长发出倡议:“小手拉大手,大手拉家庭,家庭带社会,实现垃圾科学分类,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四)开展“小手牵大手”·实践活动

  1、争当环保小卫士。结合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身体力行宣传垃圾分类的环保理念,督促长辈们自觉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参与“垃圾分一分,生活更美好”等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2、开家长互动讲课。发挥家长优势,邀请有专长的家长为学生上关于垃圾分类课,在互动、现场实践中大家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3、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学校。按照“成熟一个,申报一个”原则,目前已成功创建宁波市垃圾分类示范学校3所(慈城中心、洪塘中心、江北第二实验小学)。今年计划申报两所垃圾分类示范学校(费市小学和甬港幼儿园)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管局)、各街道、镇、区教育局

刘 剑、各街道、镇分管领导、熊其军

三、探索提高居民前端垃圾分类质量的有效办法。综合施策,奖惩并举,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总结可操作性、可复制的推进模式,扩大推广面。

  (一)推行二次分拣,提高分类成效。街道发动志愿者、督导员或保洁员实行二次分拣,通过入户再指导等途径,进一步提高居民源头分类意识和质量。在收运和中转环节建立分类垃圾质量评价和拒收机制,对物业交付的生活垃圾不符合分类质量标准的,通过温馨提示、整改单发放、拒收等措施要求其重新分拣,再按规定交付。。

  (二)组建队伍,充实一线力量。每个社区安排1名分类指导员,组织指导居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每500户居民配置1名分类督导员,开展分类质量检查评级,监督公众分类投放。以社区干部、楼道长、保洁员、督导员为基础建立志愿者队伍,配合开展入户指导、精准指导等工作,促进居民生活垃圾源头精准分类。同时积极推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鼓励撤桶并点,逐步取消楼层投放点、减少楼道(口)投放点,提高桶边督导成效。

  通过敲门行动,提升居民源头精准分类质量。2018年街道、社区发动居民、志愿者、物业开展桶边督导和二次分拣,提高小区厨余垃圾分类质量。2019年着重引导会投会分,通过智慧分类系统数据分析,进一步做好入户再指导工作,同时通过设置楼道红黑榜、家庭荣誉榜及积分获取等奖惩机制,做深做实居民家庭源头精准提质工作。

  (三)制定分类质量评价办法。第三方考核单位开展厨余垃圾分类质量专项检查工作,对厨余垃圾分类质量不合格的居住小区,由属地街道将告知书张贴在小区主要出入口和宣传栏内进行公示(公示期7天),要求限期整改并暂停厨余垃圾上门收运(限期一个月)。整改完成后,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应向属地街道提出复查申请,如复查不合格,执法部门将按相关法规予以立案查处。属地街道应定期公示厨余垃圾分类质量不合格的居住小区名单,两次不合格的居住小区,取消其参与各类生活垃圾分类评比资格。

  同时根据《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及明年即将出台的《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规定,对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混收混运的由市容环卫部门进行处罚。我局执法部门将加大对混收混运现象的查处力度。

  推广翠东社区柏树花园引入第三方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通过信息化回收、积分激励方式,做好源头分类与处理;甬江街道朱佳苑社区采用社区主导模式,将垃圾分类工作融入社区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管局)

刘 剑

四、研究落实物业服务企业在生活垃圾分类中责任的措施。

  根据《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和宁波市、江北区生活垃圾分类相关文件及工作部署要求,结合江北区实际,区物业办进一步明确了物业企业参与江北区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职责:
    1.配合街道、社区做好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建设和垃圾分类宣传、培训等工作。
    2.
做好投放设施维护和管理。投放容器外观清洁、无破损、分类标识清晰,投放点周围环境整洁。
    3.
不同种类的桶内垃圾无混装混收混运现象。
    4.
建筑垃圾、园林垃圾、大件垃圾设置临时堆放点,有条件的设置围挡,树立堆放点提醒标识。垃圾做到及时清理。
    5.
受聘请的物业保洁员做好督导员工作。

区住建局

袁春萍

五、完善全区大件垃圾、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的收运、运输、处置机制。

  大件垃圾、建筑垃圾由取得建筑垃圾运输相关资质的企业收集运输至指定场地进行资源化利用,费用由托运人支付。目前原货运北站场地已开展试运行,试运行期间由宁波市敏剑保洁服务有限公司成立规范化车队进行收运,正式运行后符合条件的车队可开展建筑垃圾收运。

  公共区域园林垃圾由园林部门收集运输至大通路39号指定场地进行资源化利用。有物业住宅小区的园林垃圾由物业自运或预约上门收运至大通路39号指定场地进行资源化利用,费用由物业支付。

江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管局)

刘 剑

六、加快推进江北区生活垃圾转运站(含分选中心)和相关配套道路建设,确保区生活垃圾转运站年底投用。研究制定以区生活垃圾转运站为中心的城乡一体化垃圾转运办法。

  目前江北区生活垃圾转运站除臭、压缩、分选、污水设备基本安装完成,待正式电供应后进行调试。管理用房正在进行装修,预计11月单机调试完毕,计划到2018年年底完工。相关配套道路洪发路和北川路将于11月底完工。

  针对城乡一体化垃圾转运办法,我区七街道居住小区厨余垃圾由城管局环卫部门上门进行分类收运,集中运送至终端处置企业(明年经区生活垃圾中转站转运)。洪塘街道、庄桥街道、甬江街道农村生活垃圾及慈城镇所有的生活垃圾由属地自行上门收运并归集到区生活垃圾转运站。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管局)、区住建局、区农水局

刘 剑、袁春萍、杨建荣

七、理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的部门职责,明确工作机制,开展“垃圾分类+资源回收”试点小区建设。

  (一)规范现有社区回收网点。根据市对社区回收网点的管理要求,督促网点落实好现场环境卫生,回收服务规范等,积极为社区居民做好上门回收服务工作。

  (二)积极发展新的服务网点。联合住建物业挖掘小区规划配套回收网点,努力将这些网点建设使用。鼓励属地街道积极利用闲置物业发展建设回收网点。

  (三)积极发展互联网+资源回收。引导现有回收网点上我要换糖市级回收平台,为我区居民提供线上服务。联合分类办在成熟社区宣传推广我要换糖线上平台。

  (四)充分利用市级政策支持推进我区回收体系建设。一方面利用市政策扶持的低价值废品回收企业对我区居民的回收工作。另一方面积极推进甬林,友卓等家电、塑料回收分拣中心的建设。

区商务局

徐 琦

八、高标准完成今年政府民生实事项目——15个行政村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任务。

  按照“点上闪光、面上覆盖”的要求,制定出台《江北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实施方案》,目前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高标准完成今年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15个行政村农村垃圾分类工作任务。

  一是坚持宣传先行,提高思想意识。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通过入户宣传,发放指导手册等各种载体,进一步强化垃圾分类氛围营造,从思想源头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规范投放。

  二是坚持城乡一体,抓好前端分类。进一步完善垃圾桶、垃圾亭设施设备的查漏补缺和垃圾亭形象提升工作。逐步探索垃圾智能分类,将上门回收等经验进行推广,提升垃圾精细化分类程度。。

  三是深化基层治理。逐步将更多村的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年度考评与分红、村民“荣辱榜”等挂钩,通过村民自治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四是加大检查督查力度。完成市对区、区对行政村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第三方检查评估制度,对垃圾类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力争创建垃圾分类示范街道

区农水局

杨建荣

九、扎实推进全区农贸市场垃圾分类工作,做好农贸市场垃圾分类规范市场创建工作。

  (一)继续推进教育引导和宣传普及工作。通过组织不同层次的垃圾分类培训、工作交流(在实际执行中碰到什么困难等)等途径,进一步增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垃圾分类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继续做好农贸市场宣传氛围的营造工作,全面推开农贸市场的垃圾分类行动,从菜场管理人员到保洁人员到个体经营者到来菜场买菜的人,各个环节都宣传到位,引导树立“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观念。

  (二)加强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工作。组织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互相进行学习交流,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局已做过前期调研,拟在白沙菜场引入农贸市场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设备。 该设备能将农贸市场有机垃圾经过快速化、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循环利用化的处理,制成散装的有机肥料原料,既变废为宝,又减少环境污染。如果白沙菜市场试点非常成功,我们将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引进先进的垃圾处理设备,减少分类清运环节,就地实现垃圾的处置。对各单位的分类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分类工作有序推进。

  (三)落实主体责任和加强考核。计划从舆论引导和考核两方面来推进。会同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我区农贸市场长效管理考核内容,直接与市场的考核结果挂钩。同时,随着市垃圾分类工作有关法律的出台,借助执法单位的力量,通过执法手段来促进分类工作的强势推进。

区商务局

徐 琦

打印本稿】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