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北区2019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
区人大常委会:
为做好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我区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的准备工作,从6月份开始,区人大财经委在常委会分管领导的带领下,组织部分人员对我区经济运行情况开展了调研,走访了有关部门和部分企业,在汇总各方面情况和意见的基础上,起草形成了调研报告,并提交财经委会议讨论通过。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区紧紧围绕“五化联动”发展思路和“六争攻坚”行动目标,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主题,按照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有关目标要求,积极作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好经济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全区经济保持平稳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上半年计划执行的主要特点:
1、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上半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整体平稳运行,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限上商品销售和外贸自营出口额等部分指标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2.3亿元,同比增长8.4%;规上工业企业单位数达到317家,为近年来最高;限上商品销售额1030.6亿元,同比增长25.1%,实现较快增长;外贸自营出口额169.0亿元,同比增长16.2%,增幅位居全市前三位;1-5月服务业六大主导产业营业收入796.1亿元,同比增长30.4%,保持较快增长。农旅融合稳步推进,1-6月共接待游客664.2万人次,同比增长20.5%,实现旅游总收入69.6亿元,同比增长14.0%。
2、数字经济势头良好。上半年我区积极推进数字经济 “一号工程”建设,制定了数字江北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了相关政策,推动我区数字经济快速启动。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约24亿元;部分数字化转型企业增长较快,如宁波水表、柯力传感等企业产值增幅超过15%;7家企业入选省级上云标杆企业,数量排名全市第二;软件业实现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65%;光学薄膜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实现产值7.6亿元,同比增长27.8%;电商经济继续高位高速增长,实现电商交易额1703.8亿元,同比增长65%;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3、重点项目有序推进。重点区块开发加快,核心滨水区、姚江北岸、甬江北岸等一批重点区块开发得到快速推进。市区两级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区21个市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投资25.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5.9%,年度投资完成率排在全市前列;文创港开发全面启动,核心区启动地块已正式开工,绿地中心1-3号楼已交付使用,奥体中心部分场馆对外开放。重点区块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加快推进,带动我区城市能级进一步提升。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和困难
根据调研情况,当前我区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空间保护和拓展尚需进一步加强。上半年,我区以“亩产论英雄”为导向,有力开展低小散整治,推进“二次开发”,取得了成效。但在工业区块整体布局研究上需进一步加强,与上海、苏州、佛山、深圳等地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经济持续增长面临压力。上半年,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0%,增加值增长2.5%,与年初区人代会确定的目标比较还有较大差距;工业三十强企业产值同比增长仅4.5%,为近年来较低的一次。受宏观影响,我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企业普遍负增长。此外,5月份制造业用电量出现负增长,反映工业生产低迷。调研中还发现,部分企业对后市信心不足。这些都给后续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3、商务楼宇招商力度需进一步加大。近两年,我区新建楼宇大量入市,主要集中在核心滨水区、甬江、庄桥和电商园区。从目前了解情况看,新建楼宇商务配套不够完善、商务氛围不够浓厚、楼宇产出有待提高,亟待加快招商引资速度、提升招商引资质量。
4、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加深。中美贸易摩擦对以外向型为主的我区经济发展已经产生实质的影响。据调研,部分企业外贸订单变短、变小,在对美有贸易往来的规上企业中,10%有意向东南亚设厂投资,企业外流的风险加大。
三、有关建议
按照高质量发展和“六争攻坚”要求,根据调研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1、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打造高质量的平台
据了解,甬江街道在成功打造人力资源产业园的基础上,又复制成功经验,继续打造甬江数字经济产业园,目前前期招商势头良好。建议,一是完善政策扶持方式。在数字经济发展平台的扶持方式上,改变过去在税后产出的补助办法,改为在租金、装修、物业上给予平台一定的补贴。二是抓好数字经济产业链的培育。注重龙头企业的引进和数字经济产业链的建设,引进各类数字经济企业,突出为两化融合出的关键企业,如数据库、管理软件、数据分析企业的引进。三是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改造。引导重点企业进行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两化融合,探索智慧工厂、无人仓库及产品数字化应用。
2、保护工业发展空间,提高民营经济质量
一是探索工业空间保护。抓好空间规划研究,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对已转变用地性质的工业地块开展研究,进一步明确各区块的产业定位,进行保留和调整。同时,加快探索工业空间保护方式,为我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合理的发展空间。二是加强部门综合执法。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加快推进低散乱及落后产能企业的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二次开发”和工业上楼,推动有限工业资源向优势企业配置。三是支持总部经济发展。针对我区部分企业发展空间受限,部分企业产能外流现象,研究推动优势企业集团化改造,积极研究出台扶持政策,发展总部经济。此外,积极推动我区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参与低小散工业区块整治提升,统一规划、共享基础设施,打造培育小微特色产业园。
3、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一是加快重点区块的建设速度。抓住文创港开发机遇,加快拆迁清零和土地出让进度,为启动核心区建设打好扎实基础。二是加快在建楼宇的建设速度,特别是核心滨水区和湾头商务休闲区商住楼宇的建设。三是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四大产业”为核心,开展精准招商,着力提升实体经济在招商引资中的比重,改善我区经济结构,加大新楼宇的招商力度,如上江邑、金隅大成等。
4、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一是提高服务效率。不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高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效率,提高政府办事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二是强化精准服务。完善涉企服务机制,以深化开展“三服务”活动为抓手,提升精准服务水平,深入走访企业,针对性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三是加强政府引领。健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发挥政府拥有的海量数据优势,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及时掌握中美经贸摩擦对辖区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影响,迅速谋划应对,增强企业发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