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常委会会议 > 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
天气预报:
江北区对《宁波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实施情况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2020-11-30 10:52 来源:江北区人大常委会 访问次数:

江北区对《宁波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实施情况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报告

区民政局

主任、副主任、委员:

  我受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区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我区《宁波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实施情况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请予审议。

  20205月28日,宁波市江北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宁波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贯彻实施报告和执法检查报告,并开展了专题询问,形成了审议意见。区政府对此十分重视,认真对照审议意见逐条落实,补短板、强保障、优服务,全力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现将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全方位给予保障支撑

  1.根据《江北区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北区政发[2019]5号)精神,建立基本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清单,全面履行“兜底线、保基本”的职责,建立完善养老服务质量评估机制,重点保障特殊老年群体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对文件中的目标任务一项一项具体细化落实,并结合我区实际,完成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覆盖100%街道布点建设,对41户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使居家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多样化、专业化服务,不断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服务需求,推动养老服务从适度普惠向全面优质转变。

  2.加强财政、民政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和完善政府支持、个人自费投保相结合的老年人普惠性保险制度,投入19万元为60-79周岁老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投入40万元为80周岁及以上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上半年下拨了50%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区级运营经费207万元,11月底前将下拨市级运营补助资金430万元;落实41户困难老年人家庭每户10000元的适老化改造经费;政府购买的上门服务经费及时结算,今后每年对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站点运营情况进行考核评估,落实评估资金,根据评估结果按规定拨付运营补助,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各项资金得到了有力保障。

  二、强化认识,全区域开展服务宣传

  1.加强养老服务工作宣传,在传统媒介的基础上,通过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以软文推送的方式,提升社会公众主动参与养老服务的意识。印制《居家老人助餐服务告知书》、《江北区养老服务宣传册》、《宁波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相关内容的海报等资料提高老人及其子女对居家养老的知晓度。同时,倡议村(社)建立“时间银行”、“道德银行”等制度,营造全民参与养老服务的良好氛围。

  2.利用端午节、父亲节等节日进行“孝”文化宣传,各街道(镇)分别组织开展敬老爱老“学、比、评”活动,激发有能力、身体健康的老年人来照看和扶助生活不能自理的独居老年人,通过邻里守望、以老助老等多种形式,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慰藉、法律维权、代办代买等志愿服务,“银龄湾工作室-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送康复上门行动”等多个志愿项目组成的个性服务库也成功上线,累计提供各类公益志愿服务10多万个小时,8500余名老年人享受到贴心服务。

  三、立足实际,全维度实现精准服务

  1.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按照合理规划、就近享受、服务全覆盖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的布局,全区8个街道全部建成兼具日托照料和全托服务功能的省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根据村(居)合并情况,撤并居家养老服务站11个、新建居家养老服务站7个,对每月新申请服务的老人及时评估,确定等级并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对少数退出服务的老人实行动态管理。

  2.探索医中有养、养中有医的医养结合模式,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逐步实现“医养”向“康养”的转化,以健康保健为抓手,开展康养服务体系建设,8月18,举行“江北区康养服务体系建设启动暨庄桥街道‘爱.接力’医养探访服务启动仪式”,在宁波市瑞合康复医院设立“江北区康养体系建设基地”,由专业医疗团队对试点区域(庄桥街道)需求老人提供上门探访服务,旨在将服务保障从护理照料向康复服务深化,服务方式从简单照料向精准、多元康养转变,努力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四、优化资源,全层次推进市场发展

  1.不断优化养老服务社会化运营模式,在成功引进三替(爱如家)、商汇通、惠民等居家养老服务上门服务供应商外,更重视培育资本雄厚、资质优、服务经验足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如优护万家、安健等优质团队,通过承包、委托运营等方式承接社区嵌入式微机构管理,打造优秀居家养老服务品牌,争取已建成的街道(镇)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部实行社会化运营。同时,通过宣传,刷新老年人及家属的养老观念,倡导“付费服务”理念,特别是生活自理困难、家庭成员无暇顾及且经济条件尚好的家庭,鼓励家属向社会组织购买养老服务,社会组织为不同年龄、不同照护等级的老人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目前甬江街道三水湾社区、慈城镇望京社区部分老人开始自行购买服务。

  2.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落实培训学校,把养老护理员培训列入年度计划。对从事养老服务、康复护理等工作并签订劳动合同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给予入职奖补。注重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育与储备,采取吸引与培育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家政服务人员、医院护工等人员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积极推行以老带新、业务指导、参观学习等方式,培育慈善公益性组织开展养老服务,并建立助老公益创投机制,发动社会组织承接老人需求强烈、公共服务尚难覆盖、市场又难以提供的服务项目,满足老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提升服务技能。

  居家养老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是当前老龄化进程中刻不容缓的课题,我们将根据上级民政部门的要求,加快推进城乡居家养老服务均衡发展,落实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全面对照《宁波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和相关配套政策要求,查找差距,研究举措,切实执行,推动江北区居家养老服务更快更好发展。

打印本稿】 【关闭本页